2011-8-29 6:11:14 阅读668 评论0 292011/08 Aug29
贺江
最早知道核雕艺术,源自中学时的一篇课文——明代文学家魏学洢的《核舟记》,文章描述了明代天启年间常熟人王叔远的核雕《东坡游赤壁》。至今记得其中句子:“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幼年的自己难以想象“长不盈寸”的一枚小小果核竟然能幻化得如此这般的神奇。闭目,耳际总能隐约听见作者的捋须长吟慨叹:“技亦灵怪矣哉”!从那以后,我一直认为,核雕不是“雕虫小技”,而是鬼斧神工。
史载,江浙一带以微雕工艺见长,明清尤盛。彼时,江浙一带“凡文人必手持折扇,有折扇必有核雕扇坠。”文人风雅与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的清秀空灵之气颇为相合。
2008-11-9 17:19:23 阅读499 评论2 92008/11 Nov9
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礼”的环境里,如果你不讲“礼”,简直就是寸步难行,被人唾弃。求人要送礼,联络关系要送礼,“以礼服人”、“礼多人不怪”,这是古老的中国格言,它在今天仍有十分实用的效果。
调查研究指出,日本产品之所以能成功地打入美国市场,其中最秘密的武器就是日本人的小礼物。换句话说,日本人是用小礼物打开美国市场的,小礼物在商务交际中起到
2017-7-22 8:58:42 阅读20 评论0 222017/07 July22
2015-12-14 7:03:15 阅读93 评论0 142015/12 Dec14
个人简介:
本人于64年生于中国工艺雕刻之乡:光福镇。婚前从事过建筑艺术(包括木工,泥瓦工,油漆工,水电工等),成家后由于生活所迫开过摩托车修理部,做过中介以及玉石雕刻等多种职业,年届不惑之年转入核雕行业,精研核雕题材的创作;天命之年后专注于核雕技能的传授,积极推广非遗文化光福核雕的传承与发展。2015年顺利完成了和吴中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开发的关于核雕教材教程题库试卷的编著及圆满结题。首期60名核雕师顺利通过培训考核。(目前在读苏州市工艺美术技术职业学院装饰艺术设计系大专班)现任苏州市核雕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